栏目: 教育思考 作者:余建祥 热度:
许可馨事件为我们敲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警钟,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脆弱的。除了许可馨这样明目张胆的“恨国党”,还有更多沉于水面之下的许可馨们,这些“恨国党”、月亮都是别家圆的“哈日”“哈韩”“哈美”等的“哈他国党”,一方面享受着祖国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好的教育、生活条件,一方面在无耻地辱骂着养育他们的国家和人民,仇中媚外。钱学森这些老一辈的中国脊梁,学成以后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突破重重困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如此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沉下心来反思,如何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国家和每个家庭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以这次疫情为例,我国领导层和人民及时有效地开展了防疫抗疫措施,取得了抗疫的伟大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依然有大量不和谐的声音,还能涌现出一批许可馨们,更难以想象,如果我们的决策层出现了决策偏差,抗疫结果并不理想会是怎样一个糟糕混乱的场景。难道我们的国家不富强、不先进,我们就要跑到美国的国旗下宣誓效忠?那么谁来承担建设我们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谁来让我们的亲人、同胞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只顾自己,不顾自己亲人、同胞的自私自利之人越少,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有希望和未来。
对于许可馨事件,网上一片追责之声。当然,追责是应该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次事件中进行反思,通过这次事件,有效完善和提升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水平,从而有效避免更多的许可馨们出现才是最重要的。
要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深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爱国主义教育”是“爱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正是将爱国主义教育独立于“爱的教育”之外,导致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空洞化、孤立化。“爱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让每个孩子学会爱自己(自爱)、爱家人、爱朋友、爱职业、爱祖国、爱人民。
一、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校的责任
许可馨事件让中国药科大学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而事实上,作为一个大学生,基本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当中,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岂只是中国药科大学之失。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从小逐步形成的,而非仅在大学养成的。许可馨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借疫情暴发出来,让中国药科大学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教育责任和责难。这当中家庭、许可馨成长的所有学校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如果要追责中国药科大学,是不是应该溯源往前也追一追?许可馨就读的中小学校应该也有不可推卸之责。
二、爱的教育应该融入日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把搞一两次活动当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部,这样的教育其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真正的爱国主义、爱的教育应该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生活,融入家庭的生活细节,而不仅仅是搞一两次活动了事。只有把爱的教育融入每个孩子生活的一点一滴,才能真正建立起每个孩子爱的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让每个孩子学会自爱、爱人、爱国、爱家,这也是每个学校、每个家庭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孩子具备家国情怀,既可以提升孩子的情操素养,也可以让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三、爱的教育和孩子的学习成长密切相关
很多家长、学校和老师都过度重视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业和“爱的教育”息息相关。现在多数孩子缺乏学习成长动力,更多的是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学习成长,而这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成长模式不仅学习效率低下,也让老师、家长身心俱疲。正是多数孩子缺乏真正“爱的教育”,所以这些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家庭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誉感,没有了“家国情怀”,自然很难有学习成长动力。而一个具备“家国情怀”的孩子,必然有强大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誉感,而这些也必然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强大驱动力。当孩子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以后,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率和消极被动的学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当学校、家庭都意识到这种“爱的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后,自然会从内心真正重视起“爱的教育”,并积极探索实践之。
真正要在每个家庭、每个学校践行爱的教育,我们一定要先改变对爱的教育的认识偏差,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起“爱的教育”。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学会爱、懂得爱,正是“仁”的重要内涵。让每个孩子成为“仁者”,具备“家国情怀”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版图,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石。(余建祥)
作者简介:余建祥,学习力教育专家、家庭教育顶层设计专家。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教育内卷化带给我们的教育思考:如何走出寒门难出贵子的困境
- 许可馨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育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余建祥:疫情下教育培训行业如何走出困境
- 余建祥:新冠疫情全球快速蔓延带给我们的教育深度思考
- 余建祥:教育中的“荷兰病”对教育格局的巨大影响
- 教育思考: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执念还是伟大?
- 余建祥:学前教育不仅需要本土情怀,还需要有前瞻意识
- 12岁少年持刀弑母带给我们的教育反思:严重滞后的现代家庭教育水平,制约了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 教育思考: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能否解决教育顽疾
- 余建祥:真正认识素质教育,走出多数人的认知误区
- 余建祥:把戒尺还给老师,是教育的倒退,还是返归教育的本真?
- 隔代教育思考:谁说孩子不能让奶奶带,4岁萌娃熟读《千家诗》,识字3000+
- 余建祥:家长为什么会成为弱势群体
- 余建祥:思辨教育之该不该把戒尺还给老师?
- 余建祥:教育结果的延后性带来的普遍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