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生龙       来源于:家长学院

如果你是一个听课者,自己始终都被讲授者所吸引而感受不到周围学生的存在时,讲授者的眼中肯定也是没有学生的。
 

到风景美好的地方去度假,让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让美丽的景色滋润心田,是不少人的喜爱。所谓风景,简单地说,就是由光对物的反映所显露出来的一种景象。能够被称之为“风景”的景象,首先是不太常见,之所以要外出旅游寻觅美景,就是因为这一缘故;其次是形态鲜明,吸引人的眼球,让人回味。

风景主要由主景和背景两部分组成。主景就是风景中的主体事物,它可以是一幢建筑物、一幅人物的面部特写、一个标志性的景物,等等。而背景通常指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象,以及舞台或者电影里的布景。背景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主体,对主景起支撑作用,凸显主景的最大效果。

当我们欣赏一处的美景或者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很多时候总是被其主景所吸引,不大会去注意它的背景的。比如说,一谈起蒙娜丽莎,我们联想起来的就是她那独特的眼神和神秘的微笑,这幅画有没有背景,有什么样的背景,可能很多人都说不上来。

当我们走进教室去观摩一堂课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欣赏风景。教室里即有主景,也有背景,有时这种景象是固定的,在整个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始终不发生变化,让人一目了然。有时候这种景象是在变化的,给人一种移步换景之感。

在传授式的教学中,教师是主角、是风景中的主景,学生是背景。坐在课堂里听课的人,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教师的讲授,如果不是特别的留意并提醒自己,通常是看不到学生的。如果你是一个听课者,自己始终都被讲授者所吸引而感受不到周围学生的存在时,讲授者的眼中肯定也是没有学生的。

在讲练式的教学中,讲的时候教师是主景,学生是背景;练的时候学生是主景,教师可能是主景,也可能是背景。这是一种有趣的课堂,主景和背景不时会发生变化,听课者不时也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存在。

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是主景,教师是背景、是衬托。坐在这样的教室里听课,你时时会被学生那精彩的表现所吸引,有时还会融入到学生的情绪之中,顺着学生的思维往前联想,对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学生就是教师,教师就是学生,师生充分的互动将思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级。

我们不去游览黄山,黄山的美景依然是存在的。同样,我们不去教室里观课,教室里的景象也是始终存在着的。当然,教室里的景象不同与自然景观,它是通过人为创造的方式产生的,教师的价值判断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信孩子可以被教会的老师,通常会将自己放在教室里主景的位置上,努力树立自己在教室里的权威地位。他们过度相信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以为只要将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理顺、由浅入深的逐渐推演出去,学生就能够掌握所教的知识,所以不去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心理准备,结果常常带来挫败感。这样的教师,时不时就有这样的抱怨,说自己精心准备了一堂课,但听课的学生积极性不高,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真在学,其他的学生纯粹是为了获得学分。抱怨之余,还要求对这些学生加强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大班额的教室和课堂,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在班级人数很多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因材施教,于是班级秩序、教师讲授成了课堂的主景。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慢慢形成了一种教学价值观:“我的地盘我做主”,在不知不觉中就施行着一种威权式的教学和管理方式。

相信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学会的教师,有时会将自己放在教室主景的位置上,更多的时候则是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背景。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再怎么努力也是徒然。近年来,有不少教师和学校在实践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不少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当我们相信学生、相信他有能力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往往比我们预想的更加优秀。

教师们在实践中还充分体会到,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的时候,教学秩序自然也是有序的,不需要额外的纪律来加以约束。在澄衷高级中学建校110周年时,吕型伟先生在病榻上为学校题词:“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是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这句话充分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用各种控制的方式来管理学生,或许可以让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完成、让教学进度得以保障,但如果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如果扼杀了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要让学习从心底里发生是非常困难的。

教师应该多做背景,让学生经常成为教室风景中的主景。

(此文发表在《上海教育》杂志2015年1B期“非常故事”专栏中)




上一篇未来课堂大预测

下一篇老师,你还写板书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