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桂林市通过关停采石场、捣毁非法采砂窝点、实施漓江污水治理、搬迁工业企业等举措,如今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打响了一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一度遭受破坏的北部湾红树林,如今总面积恢复到9400多公顷;曾经让市民绕着走的那考河等“臭水沟”,综合整治后变身湿地公园;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经过治理净减面积超过五分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西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10年间,广西加快建设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的绿色工业体系,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67家;林业总产值增长近4倍,突破8000亿元,跃居全国第2位;旅游总消费突破万亿元大关,2021年国内游客接待量和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均超20%。

广西:凝心聚力加油干 八桂大地绽新颜

  这是广西柳州市生产的新能源乘用车(2018年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2021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8%,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2%,6个设区市地表水水质进入全国前10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2.6%,森林覆盖率达62.55%,石漠化治理成效、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改善程度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继续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动作用

  漫步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330多栋颇具民族特色的楼房鳞次栉比。搬迁户何奇说:“从睡小平房到住楼房,从取井水到喝自来水,不出社区就能实现孩子上学、老人就医,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白裤瑶群众聚居于南丹县境内,一度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在脱贫攻坚中,当地约1.35万名白裤瑶群众搬出深山,开启新生活。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将各族人民过上幸福日子作为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最大抓手,实现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少数民族聚居区面貌一新。2021年,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86%。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石山遍布,有的地方“一里挂九梯”,当地集中攻克饮水、出行、用电“三难”,一个个水龙头引来自来水,一条条水泥路进村入屯,一盏盏路灯点缀山乡夜晚;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个个饱满的桂花梨挂满枝头,当地因地制宜发展毛葡萄、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2021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

  在贺州“土瑶”聚居区,传承千百年的“火塘养茶”习俗焕发新生机,独具民族风情的村庄吸引众多城里人前来休闲……

  以发展引领各族群众奔向幸福生活,2021年全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9倍、2.4倍。

广西:凝心聚力加油干 八桂大地绽新颜

  广西钦州市的一名歌手在欢庆“三月三”活动中演唱壮族传统民歌(2019年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日子甜了歌更欢。每年农历三月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都会在八桂大地精彩上演。以这个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依托,广西连续6年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打造出极具特色的民族盛会、富有广西特点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

广西:凝心聚力加油干 八桂大地绽新颜

  广西南宁市市民在“壮族三月三”期间煮五色糯米饭(2018年4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同饮一江水、同耕一峒田、同住一个村、同读一个班、同组一个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西深入人心。在罗城县龙岸镇龙凤村金鸡屯,7个民族的群众互相尊重彼此习惯,守望相助其乐融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广西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多达163.66万个,各族一家亲的和谐画面随处可见。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5700万壮乡儿女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着力描绘壮美广西更为恢弘的锦绣画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 | 青海海西:枸杞果挂满枝头 饱满多汁忙采摘

下一篇湾区观察 | 打造“文化之都” 香港正当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