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力教育中心 作者:魏勇
接着听了一节生物课。这节课主要讲一个问题——为什么细胞会裂变而不会无限膨胀?
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一个简单实验中,用刀切出正方体。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简单的手工。于是,学生们嘻嘻哈哈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实验。我们听课的老师皱起了眉头,觉得解释这个问题完全没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如果我们老师来讲的话,十分钟就讲清楚了,我们的北大博士张伟老师做了如下课堂设计:
就这个问题,我们与美国老师进行了交流,为什么不用这种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潜台词是,美国的方式太笨了,几句话可以让学生搞明白的事情为什么非得让学生自己去折腾一节课呢?而且还没有落实,还没有检测出究竟有几个学生理解了细胞为什么会裂变的问题,完全是一锅粥。
对此,美国老师回复是,他们以前也会像我们这样教学,但现在不会了,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动手参与和学习兴趣更重要。
我不确定美国老师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就我们几天的观摩来看,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确不遗余力,不惜牺牲难度和落实程度。这究竟值不值呢?
这让我们困惑,一方面,他们的课堂像乌龟,又笨又慢,似乎不是好的课堂;另一方面,我们没有看见厌学的学生,没有看见课堂打瞌睡、玩手机的学生,所有这些让我们中国老师感觉低效的课堂,学生积极性却都很高。“让教室成为学生愿意呆的地方”,不经意间,人家实现了。
之所以教室和课堂成了学生喜欢的地方,关键不在于教师水平很高(美国老师的学术水平并不比中国老师高,至少没有十一学校老师水平高),做了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而在于教师没有做一件事情——刻意落实知识。这点太重要了!
从短期来看,知识越落实,学生基本功越扎实,学业进步越快。换句话说,在单位时间内,中国式的教育亩产量更高,如果截取中学某一阶段来进考试,中国方式肯定战胜美国方式,对此,我的同事们心理非常有底,非常自信。这在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中也已经得到部分验证——中国方式战胜了英国方式。
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来看,那我们的学生在出发阶段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丧失掉,美国学生会逐渐超过我们而把我们甩在身后。
为什么呢?首先,高等教育出了大问题,集中了13亿人口精英的北大清华,排名居然不如港大,香港人口基数不过700万,这简直就是中国教育的耻辱。当然,我这里不谈高等教育,主要谈基础教育。
所谓拉长人生来看基础教育,说的其实是学习是否具有持续性的问题,即学生能否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问题。
的确,美式教育内容大多比中国肤浅(某些AP课程除外),特别注重呵护学生学习兴趣。从美式课堂走出来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如我们,但他们不会考完后撕书、烧书,然后从楼上天女散花般地撒下来。
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很优秀,考试也出色,但考完后恨不得从此告别学习,基本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仿佛学习只是阶段性的使命。这就麻烦了,你停下来不动了,而人家却持续的向前进,当然,你就很容易被别人超过去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妨碍中国孩子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呢?
首先是制度性因素。高考体制让学习变得功利,这方面已经讲得很多,我就不多说了;其次是文化因素,传统文化推崇踏实,这种导向放在教育背景下,就变成了鼓励落实的做法。长期以来,我们对落实无条件的肯定,现在到了要好好反思的时候。
何谓落实?就是教师要控制学习结果,保证其质量,保证知识和技能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听起来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实际上,过分强调落实是以伤害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创造力为代价的。
从根本上来说,落实,是十分功利、十分无趣的一件事情。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之前,如果你被要求做以下事情:1、找出这部电影有多少处用了特技;2、这部电影的结构有什么特色?3、这部电影让你发笑的地方有几处……然后,看完电影逐一回答以上问题。
这些问题还不算难题,但当你带着落实任务的使命看电影时,你还有看电影的兴趣吗?至少兴趣大减。而这部电影原本是精彩的,是你感兴趣的。我相信,一旦看电影被要求落实完成任务,电影院迟早变得空空荡荡。
作为教师,我们见过太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学生,但他们往往缺乏灵动、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落实,意味着掘地三尺,在同一个地方深耕细作,让知识牢固,而想象力意味着天马行空;落实,还意味着十分关注细节,避免粗心大意,而创造力意味着奔放不羁和犯错误。
这样一来,我们就陷入到了矛盾的处境中,一方面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允许学生有知识上的漏洞,追求尽可能掌握学过的全部知识。我的天,这怎么可能呢!
人类许多的美德彼此是不兼容的,你选择了A,常常意味着在B方面需要妥协,人不可能同时在AB两方面都特别出色。比如,你选择了重视细节,以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人生座右铭,那么,你就不大可能具有恢弘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也就是说,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往往并不注重细节。马云自认为不是关注细节的人,他公开声称“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物能够将两种不兼容的品质完美集于一身,比如,拿破仑。他是一个既有战略眼光,也十分关注细节的人,但这样的人几百年才出一个。教育不能为极小概率事件而努力。
落实的意义在于短期之内看见学习的效果,而美国教育不着眼于一时之得失,他们不会因为PISA考试大比分输给了中国而改弦易辙。课堂落实程度不够,表面上看好像是西部牛仔的粗犷风格在教育中的蔓延,而实际上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体系的宗旨高度一致。
美国挂着民主的招牌,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精英主义的国家,他们只做而不说的事情是,用5%的精英做火车头,拽着95%民众前行。
我曾问Chatham学校初中部校长一个问题:“美国大体上是一个有钱人的孩子读好学校的国家,您觉得公平吗?”美国校长不敢面对这样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他们知道这不公平,但还坚持要这样做。
对美国人来说,只要保证这5%的精英足够强大,整个美国就会足够强大。他们整个的体制导向就是要吸引全世界最聪明的教授和学生,不遗余力地在未来的精英身上砸钱,以便让他们的精英具有碾压其他国家的优势。
至于,其他95%的人,让他们自生自灭。他们的超市收银员、卡车司机、工人、农民等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不如中国人扎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人又不会进入谷歌和苹果等大公司。
对美国人来说,只要美国的大学、华尔街的银行家和谷歌、苹果这一类公司里面的人比中国人更聪明就够了,他们就能始终占据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
所以,回到课堂,我们发现以兴趣为导向而知识不够落实的现象,顶多损害注定成为普通人的那95%,他们中多数人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或者上一个社区大学,学点应用性的技能,再没有机会弥补中学教育“发水”所造成的损失了。
但最顶尖的那5%的人,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呵护,视野得到了拓展(美国课堂的特点之一是知识面广而不深),独立思考得到了鼓励。假以时日,日积月累,持续学习,再加上有世界最顶尖的大学的支持,他们就会超过一度领先却败坏了学习胃口的中国学生。
当然,我们也必须理解,中国的课堂强调落实,是大环境所逼迫,有中考和高考压力存在,那么,应试的最佳策略就是要落实,没有落实,就没有成绩,没有落实,学校就没法生存,即便是改革示范的学校,也不敢忽略落实这个教学环节。
中国教育的困境,主要是我们太贪婪,什么都想要,我们既要基础扎实,又要培养创新力;我们既要教育均衡、又要培养杰出人才;我们既要限制补课,又要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
我们始终没有敢于放弃的勇气,更没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清楚,从而,缺少一个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上一篇文章:报告:发展中国家2/3的工人将被机器人取代 自动化让世界75%的人口失业
·下一篇文章:揭秘真实的家委会,真的有那么疯狂吗?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xxxxy.cn/news/guancha/161119174282973.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余建祥 | |
余建祥 | |
余建祥 | |
余建祥 | |
张志勇 | |
张锦文 | |
王雨 | |
佚名 | |
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