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四的“卯兔”颇受人们的怜爱,“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属性”。兔子,娴静机敏,灵活而奔跑飞快。在甲骨文中早有其字,其后逐渐演变出“兔”字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在铸鼎象物的商周时期,已有兔形铸尊,青铜彝器是协助巫觋沟通天地之法器,巫觋视兔子为精灵神奇之物,有着隐喻的神秘色彩和荣耀。

  说起兔子,人们往往会联想起月亮、嫦娥。广为流传的嫦娥奔月故事里,有神兽玉兔月中捣药之传说,映现人们渴望长寿永年、追求永恒之梦想。先祖很早就将兔子与天文相联系,认为兔子出于星宿,与月亮关系最深。屈原在《天问》就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菟”即兔子,这是刊记兔子最早的文字。汉马王堆墓出土的T形彩绘帛画《升天图》中就有兔之形象。秦汉时期古肖形印及汉画像石、画像砖中也有兔之造像。唐李商隐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鲁迅《兔和猫》描述过孩子喜爱兔子的纯真童稚之心。

  有关兔子的民间故事、典故和童话很多。“得兔忘蹄”,出自《庄子·物外》:“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忘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守株待兔”记述:有一宋国人在田里耕作时,发现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田中的一棵树桩旁,颈断而死,因而他放下手中之农具,数日把守在树桩后,希望再能捡到撞死的兔子,就此自己被宋国人嗤笑。“兔死狗烹”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10年,终于打败吴国,越王封他们上将军,范蠡自识官职虽高,越王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安乐,成功之后会把有用之人抛弃或杀掉,他留下书信离开越王而去,事实验证了范蠡的判断。“龟兔赛跑”的故事,表现出兔子爱耍聪明的一面,启人心智。“狡兔三窟”“犬兔之争”成为古代作战用兵之术而编入古兵书之中。千百年来,相关“兔言兔语”说之不尽,“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急了也咬人”“不见兔子不撒鹰”“兔子逗老鹰,没事找事”,人们往往把荒唐出格之事喻作“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就连北方人骂人的话中也有“兔崽子”之骂。

  吉祥文化几千年来盛传不衰。古时正月初一,家门口要“挂兔头”,或做成兔头饰物,或用纸扎成兔头灯,以寄托驱病祈福、追求长生长寿。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俗称“八月节”,民间以月饼相遗,象征团圆之意。京津一带流行祭月拜“兔爷”,“兔爷”用泥塑、石膏等做成,兔身人面,披袍佩甲并加以彩绘,此物又是传统的时令儿童玩具。“蛇盘兔”指蛇机灵,好敛财,有梦蛇兆生财之说;兔温驯,盖守财,且盘且缠,寓意越盘越富。中古时期,白兔非常罕见,史书《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日南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以示珍贵。古有“兔寿千年,满五百岁则白色”之说,“白兔一见天下安”把白兔奉为资质皓朗、德行高尚,如朗朗之君子,白兔成为大吉大利之兆。下凡玉兔保平安,兔之形象常常出现在年画和剪纸之中。兔毫是制作毛笔的上乘原料,毛笔之珍品“紫毫笔”就是精选兔毫而制的。在传统文化习俗中,将其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和物我同一的境界。

  卯兔驭寅虎,新年瑞气至。新年新景象,让我们携手迈向新征程。




上一篇“动”起来的非遗:流淌原生之美

下一篇中国的家兔从哪儿来?外源传入的可能性更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