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一)建立特定的友好关系。病人与医生经过交往和信息传递,由最初的建立信心发展为产生信赖,而这种对医生的信赖又可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这是一个双相反馈的过程。
(二)详尽的叙述。对什么问题产生疑虑,处于逆境的因素何在,患者往往难以理清头绪。通过详尽的叙述,引导他们敢于讲出心灵深处的矛盾,进行分析和综合,可以设计出对病理心理的疏导方案,进一步帮助病人寻求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三)找出症结(心理冲突)。不主观臆断,努力与患者合作,帮助他们查明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心身疾病的根源,找出量变引起质变的焦点及诱发因素。
(四)制定解决方案。引导患者主动、轻松地通过联系自己的实际,听医生的解答和疏导;鼓励患者对疏导者的讲解、处理方法等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质疑,提高和强化心理素质,由此转化为自身力量和主动应付应激的方法,来处理现实问题。
(五)创造轻松的环境。心理障碍越重,越为拘束所困,对其潜在心理活动的发掘影响越大。对患者叙述的问题和看法,要注意倾听,不要立即评论,更不要表现出漠不关心,应尽量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六)做到认识与实践同步。这是解决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当患者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不论是肤浅的还是本质的,均要让他们通过实践检验。这样既可以引起患者的信任,又可以解决其心理上的实际问题,不让他们产生渺茫的感觉,要让他们从亲身的经历中尝到甜头。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其必胜的信心。
(七)统筹兼顾。疏导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学问,是开创人的心理素质变化的 一个综合性的再教育过程,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要统筹兼顾,以重点突出矛盾的中心,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七、临床应用情况
把以上的原则引用到临床心理治疗中来,探索心理治疗的各种规律,是提高疏导心理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十几年来,我们根据这个原理,“心理疏导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我国发病非常普遍、危害最大的几种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怖症、社会适应障碍、社交障碍、忧郁性疾病、心身疾病和精神病恢复期的治疗都有显著的疗效,据2万余例患者的的观察、随访及疗效检验,治愈率(痊愈或基本痊愈)达85.7%,也达到了“以最少的信息,实现最优控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的最优化控制原则。该疗法对各类性心理偏离的治疗也有独特的方法。
例如,某女大学生,进校四年来怕见生人,尤其怕见异性,不敢到人多的场合,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不自然,脸红,心慌,手足无措,不敢正眼看人,却又尽力用余光去注意,或看一眼就慌忙转移视线。在课堂上,症状表现更为严重,使得她不敢上课而靠自学应付考试。对此,她感到非常痛苦,曾经自杀未遂。在寒假中,她瞒着学校和家人来到医院求治,诊断为社交恐怖症。经过三天疏导心理治疗,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病愈返校后,她坚持自我锻炼,加强性格改造,五年内,获得了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宣读了两篇论文,毫无惧色。会后,她来看望久别的医生时风趣地说:“我可算得上是一个最优化的治疗典型了,治疗时间短,效果巩固,为今后着想,我选择了一位与我的性格完全不同、特别开朗的男朋友,作为将来的终身伴侣,以便对我今后的性格改造有所帮助,能使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又如一对大龄结婚的夫妇,第一次性交时因女方阴道痉挛而失败,从此,男方患了阳痿和慢性结肠炎,女方也患了甲亢。婚后三年,他们一直受着心身疾病的痛苦折磨和各种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因素的沉重压力,四处求医但不见效果。后经短期心理治疗,双方的心身疾病均获痊愈,性功能恢复良好。一年后,生了个男孩,家庭生活十分幸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高三心理疏导
·下一篇文章:让孩子笑一笑 落榜生心理调试指南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xxxxy.cn/news/xinli/085292248267113.htm